环球观点:【保持理性】为什么不应该逃避道德困境?
2023-04-18 09:10:51 哔哩哔哩

我一向反对在面对电车难题时选择创死出题者,或者是火灾里救猫还是救人时选择救火,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对伦理学拷问的逃避和误解,人们对于此类问题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思想实验就是为了证明我也会做坏事我也是坏人,而我为什么要上这个当,从而让这些人高高在上地嘲笑:“看啊,这个人也不过如此,高尚和低劣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都一样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吧,人们为何选择逃避抉择,除了我全都要的不甘心,另外就是上述怕被恶趣味大boss玩弄的一种心态。

但这恰恰就误会了伦理学思想实验的目的,也消解了伦理学的价值(对伦理学家的诛心在这里就显得特别无理取闹)。

我们知道,在我们进行朴素的道德判断的时候,往往是通过道德直觉进行的,而人一般不会反思自己的道德直觉,这意味着朴素的道德直觉背后没有太多的逻辑支持,当我们向一个个体询问若干个道德问题,各个回答之间可能会形成不可调和的冲突,从而破坏了道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因此这里先需要接受一种观点:道德直觉并非不可打破。换句话说,在实践道德的路上,道德直觉有时候反而会让你变得不道德,比如一个德性论支持者如果认为canren是一种恶德,那他大概率就应该坚持素食主义和废除sixing,但支持这两点可能对他来说是违背道德直觉的,那他有两种选择:1.放弃德性论(比如反过来拥抱康德或者功利主义);2.克服自己的道德直觉,变成一个支持素食主义和废死的人。如果不这样做,那他就违背了自己的道德体系。

面对不断的道德拷问,这并不是让你变得低劣,而是让你反思:是否有一些你认为理所应当是道德的东西,实际上是不道德的,反过来,是否有一些你认为理所应当是不道德的东西,实际上又是道德的。

接受一种新的道德评价方式并非那么不可接受,纵观历史,腐朽的砂仁礼教尚去日不远,沙里亚法在一些国家仍有残留,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那个说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鲁迅,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是那个鲁迅话中所指的对象呢?

因此想要正确的认识类似电车难题这样的伦理学困境,我们首先要抛弃一些过往的常识,接受一些新的常识。

首先我需要在此普及一个伦理学公理,即“无论怎么选都是不道德的,这是不能接受的”,用专业的话讲,叫“不能蕴含不必”,下面我将对这句话进行细节上的解释:

一个人面对一个道德困境,他可以选择的行为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我们把他能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当然这里是他能做得到的事情,我们不能列一些像陨石袭击地球选择飞上天把陨石推走,毕竟他不是超人,但你可以把“他可以选择紫砂”写上),假设这些行为是从a1,a2,a3……an好了,这n个行为里至少得有一个是道德的,如果一种道德评价体系,存在一种情况,会把n个行为都视作不道德,谴责你能做的所有选择,那这个道德评价体系就是狗屎,你可以把他视作一种封建礼教,我想没有一个现代人会因为被封建礼教视作不道德而感到良心不安吧。

回到电车难题的问题,我们知道你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板动铁轨,或者不板动铁轨,假如你是闪电侠或者快银你就会有新的选择——跑过去把每个绑在铁轨上的人都救下来;而假如你是超人或者蜘蛛侠之类的,你又会有一个新的选择——用肉体把电车停下来;又或者你是一个高科技特种部队的队长,你可以一边派人用高科技稳住电车,一边派人解救受害者,一边派人去把恐怖分子抓起来。

可惜你既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特种兵指挥,你只有扳和不扳两种选择,当然你也可以把选择更加细化,比如扳了轨道之后紫砂,或者不扳轨道直接跑过去边打电话边救人,你可以搞出很多能力范围内的选项,先不管这些选项可不可笑,但你首先得承认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即便你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啥),如果否认这个公理,那道德就失去了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方面存在的意义,它相当于在说,人生来就有原罪,庶民和弱者理应坦然接受被强加的道德谴责,这种所谓的道德在解放人性的今天早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所以电车难题中,往往被网友视作死穴的“无论怎样都会遭到道德谴责”,却恰好是现代伦理学里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

你发现了吗,如果你在面对电车难题的时候,认为人们唯有创死出题者才是正解的时候,你实际上就是在逃避“普通人选择扳或不扳是否都应该遭受道德谴责”的道德公理拷问,知乎上豆子编了一个景王和管仲的故事*被网友经常引用来回应电车难题,但他们在引用的时候也同样是有意或无意的逃避了“弱者是否活该怎么做都被骂”,更希望站在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角度去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回答。

当然,强弱是相对的,除非你打破第三面墙,不然再强大的人或团队也总会遇到无法两全其美的情况,于是对提问者进行诛心又成了一个新的解题方式,这就令人有点恶心了,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恶趣味的大boss在看你的笑话,唯一阻碍你实践道德的就是你自己,是你在回避对自身道德体系的审视,文明之光早就照了进来,而习惯生活在黑暗中的你反而嫌弃崭新的道德会脏了自己的身子。

结语

在本文中我甚至都没有提及什么道德立场的东西,也没有对道德困境做出解答,因为我觉得这并不重要,而公理反而是无论你赞同义务论、功利主义、德性论都应该坚持的,总结起来,本文希望读者认识到:

1.人自己的道德直觉之间是有矛盾的,承认这种矛盾意味着对自身的道德体系的审视和反思,不把未经思辨的道德判断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认识到自己以往所默认的道德有可能是错误的;

2.不能蕴含不必,人不应该成为一种无论怎么做都有罪的奴隶;

3.克服道德直觉,接受新的道德,并不必然意味着道德的堕落,而有可能是道德的实现,人类过往历史包括现存的道德并非都是合理的,我们应当把奴隶道德视作狗屁而非通过假装成为无所不能的强者来逃避道德困境。

*豆子的知乎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49001/answer/510295632

相关新闻: